推荐语

你读过《曾国藩家书》吗?该书收录了曾国藩诸多的家书和日记。曾国藩作为清朝能臣,早年时也有一段被色欲缠绕的经历,但是他是如何克服自己的欲念,最后成为一代名臣的呢?请看一位老师的分享,让我们借鉴曾国藩先生的克己之法。

曾国藩在《曾国藩家书》中,建议年轻人:「年轻人要想成就一番大事业,首先要戒除的就是色,否则就会被其给耽误。」

古人曾用一副对联,写出了曾国藩难以企及的人生高度,所谓:「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,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」。

曾国藩,清朝重臣,享有「千古完人」的美誉。在风云板荡的清末,他堪为时代的尖峰人物。不过,曾国藩并非生来就是能人,年轻时,他血气方刚和寻常人一样,有着难以抑制的七情六欲。在美色面前,他承认自己也很动心,甚至会去调戏美姬,最终,他又是如何自我约束,让自己脱颖而出呢?

曾国藩说,为了能进入圣贤之列,他给自己定下三戒:戒色、戒烟、戒妄语。整个大清的官场就像是他的炼丹炉,他一直不断地改善着自我的修为。在这三戒中,他最难戒、也最难过的就是第一关——戒色。那时,曾国藩的妻子欧阳氏体弱多病,曾国藩正值血气方刚的青春年华,家中病怏怏的气氛很让他压抑。一次,他参加同学的聚会,令他大开眼界:一名进士同学的家非常豪奢,一派钟鸣鼎食、姬妾如云的景象。这次聚会令曾国藩大动色心,眼睛不由自主地到处乱看。当曾国藩回到家,离开聚会的热闹气氛,冷静下来时,他坦白写道:白天,我老是斜着眼睛看人,真是不成体统,全然忘了廉耻之心。当天晚上,妻子犯病严重,整夜都在痛苦地呻吟,令曾国藩心烦意乱,难以忍受。次日一早曾国藩就出门找朋友聊天去了,一直到深夜才回到家。因他满脑子都是美人色欲,虽然没有实际行动,肾精就已经开始自我消耗,骨髓的精气无法通过脊柱上升到大脑,所以他精神不佳,为学功夫迅速下滑,连别人说什么,他脑子都像是隔着一层膜,听不清楚。

道光二十三年(1843 年),曾国藩受邀到汤鹏家做客。宴席上他看到两个美人非常可人,一时色心难掩,就在席上调戏她们。类似这些调戏的片段,他在日记中多处提到。为了成就大业,他立志断掉色念,所以,他常在日记中检视自己的念头和行为。

曾国藩决心改过自新,将戒色列在三大戒的首位。他认为色心不去,难成大事。色心一旦膨胀,就难以收拾。那曾国藩是如何戒色的呢?

一、知其危害

曾国藩资质平平,与晚清其他名臣相差甚远。但他年轻的时候,明知道自己不够聪明,还是沉迷美色(这里的色指的是物质,指的是欲望,不仅限于美女)。后来,曾国藩才意识到好色的危害,下定决心,立志做圣贤。

二、读书明理

曾国藩在知晓沉迷美色的危害后,决心戒色。为了帮助自己成功戒色,他就选择读书,让自己沉迷其中。曾国藩一直坚持读书,最后不仅成功戒色,还养成了阅读的好习惯。

三、依靠外力

曾国藩为了让自己能够成功戒掉色欲,远离美色,就让自己每天都非常忙碌,这样就没有时间思考别的,休息的时候倒头就睡。依靠外力是成功戒掉色欲的辅助,但重要的是外力一定要是积极的。否则,就不可能成功。

四、保持反省

最后这个步骤非常重要,曾国藩一直都保持这个习惯。曾国藩通过写日记的方式,反思自己,一旦自己出现不好的想法,就会写日记狠狠地骂自己,让自己保持清醒。曾国藩把自己每天的「好色」的行为记录下来,并在日记中痛骂自己:「真禽兽也!」,过段时间再翻来看看,从而增强自己的自律能力。

(2025 年 4 月 12 日整理自微信公众号「女子戒色吧」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