推薦語
你讀過《曾國藩家書》嗎?該書收錄了曾國藩諸多的家書和日記。曾國藩作爲清朝能臣,早年時也有一段被色慾纏繞的經歷,但是他是如何克服自己的慾念,最後成爲一代名臣的呢?請看一位老師的分享,讓我們借鑑曾國藩先生的克己之法。
曾國藩在《曾國藩家書》中,建議年輕人:「年輕人要想成就一番大事業,首先要戒除的就是色,否則就會被其給耽誤。」
古人曾用一副對聯,寫出了曾國藩難以企及的人生高度,所謂:「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,爲師爲將爲相一完人」。
曾國藩,清朝重臣,享有「千古完人」的美譽。在風雲板蕩的清末,他堪爲時代的尖峯人物。不過,曾國藩並非生來就是能人,年輕時,他血氣方剛和尋常人一樣,有着難以抑制的七情六慾。在美色面前,他承認自己也很動心,甚至會去調戲美姬,最終,他又是如何自我約束,讓自己脫穎而出呢?
曾國藩說,爲了能進入聖賢之列,他給自己定下三戒:戒色、戒菸、戒妄語。整個大清的官場就像是他的煉丹爐,他一直不斷地改善着自我的修爲。在這三戒中,他最難戒、也最難過的就是第一關——戒色。那時,曾國藩的妻子歐陽氏體弱多病,曾國藩正值血氣方剛的青春年華,家中病怏怏的氣氛很讓他壓抑。一次,他參加同學的聚會,令他大開眼界:一名進士同學的家非常豪奢,一派鐘鳴鼎食、姬妾如雲的景象。這次聚會令曾國藩大動色心,眼睛不由自主地到處亂看。當曾國藩回到家,離開聚會的熱鬧氣氛,冷靜下來時,他坦白寫道:白天,我老是斜着眼睛看人,真是不成體統,全然忘了廉恥之心。當天晚上,妻子犯病嚴重,整夜都在痛苦地呻吟,令曾國藩心煩意亂,難以忍受。次日一早曾國藩就出門找朋友聊天去了,一直到深夜纔回到家。因他滿腦子都是美人色慾,雖然沒有實際行動,腎精就已經開始自我消耗,骨髓的精氣無法通過脊柱上升到大腦,所以他精神不佳,爲學功夫迅速下滑,連別人說什麼,他腦子都像是隔着一層膜,聽不清楚。
道光二十三年(1843 年),曾國藩受邀到湯鵬家做客。宴席上他看到兩個美人非常可人,一時色心難掩,就在席上調戲她們。類似這些調戲的片段,他在日記中多處提到。爲了成就大業,他立志斷掉色念,所以,他常在日記中檢視自己的念頭和行爲。
曾國藩決心改過自新,將戒色列在三大戒的首位。他認爲色心不去,難成大事。色心一旦膨脹,就難以收拾。那曾國藩是如何戒色的呢?
一、知其危害
曾國藩資質平平,與晚清其他名臣相差甚遠。但他年輕的時候,明知道自己不夠聰明,還是沉迷美色(這裏的色指的是物質,指的是慾望,不僅限於美女)。後來,曾國藩才意識到好色的危害,下定決心,立志做聖賢。
二、讀書明理
曾國藩在知曉沉迷美色的危害後,決心戒色。爲了幫助自己成功戒色,他就選擇讀書,讓自己沉迷其中。曾國藩一直堅持讀書,最後不僅成功戒色,還養成了閱讀的好習慣。
三、依靠外力
曾國藩爲了讓自己能夠成功戒掉色慾,遠離美色,就讓自己每天都非常忙碌,這樣就沒有時間思考別的,休息的時候倒頭就睡。依靠外力是成功戒掉色慾的輔助,但重要的是外力一定要是積極的。否則,就不可能成功。
四、保持反省
最後這個步驟非常重要,曾國藩一直都保持這個習慣。曾國藩通過寫日記的方式,反思自己,一旦自己出現不好的想法,就會寫日記狠狠地罵自己,讓自己保持清醒。曾國藩把自己每天的「好色」的行爲記錄下來,並在日記中痛罵自己:「真禽獸也!」,過段時間再翻來看看,從而增強自己的自律能力。
(2025 年 4 月 12 日整理自微信公衆號「女子戒色吧」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