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心中的怨恨,一直在消耗生命的能量
推薦語 你是否在帶着怨恨生活?你是否在帶着情緒呼吸?這些都是你的包袱。如果你能放下怨恨,那些糾纏與不順就會離你而去,如果你不能放下怨恨,那麼你會永遠活在痛苦中。下面請看一位老師的分享,讓我們試着放下包袱,放下怨恨,輕裝生活。 根據生命能量的運行法則,懷揣仇怨會大大消耗你的能量。 試想一下,你和某人吵了一架,最後又不了了之。 你和他分開了,但卻無法釋懷。 問題在心中越變越大,越變越大,那種糾結最終佔據和消耗了你很多生命能量。 在現代科學界,稱這種事件爲「吸引場」,內心情緒能量越多,吸引場也就越強大。 一、爲過去的事花費能量越多,留給現在的能量就越少 心理數理研究院的人發現,持續表達的消極情緒會緊緊纏繞於你的 DNA 之上,並且妨礙精神以及物理能力。 你向宇宙發射出去的消極能量,只會招致能與之共振共存的同類能量。 簡而言之,在你扮演受害者,或者對他人大發雷霆時,真正受到傷害的是誰呢? 一場吵架或是誤會就如同一個十五磅重的啞鈴,想象一下,帶着這個啞鈴在你口袋中去上班。 你努力想視而不見,卻無法如願。 在過道走路的時候,它把牆壁撞得叮噹作響; 坐下的時候,它狠狠砸在了椅子上; 你起身,又感到它在拖拽你的襯衫和褲子。 只要它在你口袋裏,你就不可能忽略這個隨行的啞鈴。 它消耗能量,同時吸引着你的注意。 我們之中還是要有一些人需要把那個啞鈴拿出口袋的,不是嗎?你是不是呢? 如果你和某人的關係破裂了,即使你認爲自己是對的,也向他道歉吧。 爲了自己好,釋放那些能量,原諒他人吧。 有一種誤解,認爲原諒他人,是你給予他人的禮物。 其實,那是你給自己的禮物,是燃燒了能量之後,所獲得的自由。 不願意原諒他人,恰如自己吞下毒藥,卻指望着別人受死。 因爲,爲了自己的利益,無論如何都原諒別人吧,那並非純粹爲別人着想,而是爲了把你從自己所設的陷阱中解救出來。 原諒他們可以發生在一轉念之間,是對放棄過去的恩恩怨怨的一種承諾。 真正的原諒,就是能夠在內心以及腦海中說出:「謝謝你給了我這段經歷」,這樣的話。 如果你已經無法和那個人直接交流,那就送出自己的祈禱振動,寫出原諒之信吧。 不管他是否能夠收到,不管你是否有他的地址,這麼做會讓你獲得其他行爲無法獲得的自由。 如果你認爲自己生活中出現的問題,是由外界的事物引起的,那麼這種想法本身就是個錯誤,因爲,你是在放棄自己的能量。 你可能會說:都怪我的丈夫,都怪我的妻子,都怪我的老闆,都怪我現在所處的環境,都怪我的工資,都怪我的政府。 這種說辭無邊無際,一般人都不願意選擇完全承擔責任。 很多時候,大家都選擇相對比較好走的路,都選擇扮演受害者,責備自己以外的人和物總是會更讓人感覺很舒服。 可惜從長遠來看,扮演受害者只是在減少你的能量,讓你在這個世界無所立足。記住,「關注」就意味着「喜歡」。 你扮演受害者時,其實就是在培養受害者能量,而根據吸引力法則,宇宙也會讓你獲得更多的機會成爲受害者。 生活中事情的意義全部都是你賦予給它的,那麼你在生活中的體驗也就與外物無關了。 而是取決於你的內心體驗,取決於你如何賦予外部事物的意義,完全看你如何給自己解釋。 這是更深層次的一種責任。 主動承擔責任需要勇氣,要爲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事負起責任也需要勇氣。 讓我們把責任的標杆抬高一下,讓我們爲生活中每一件事都完全負起責任吧。 是的,你沒讀錯,每一件事,即使那件事不是你的過錯。 因爲,到現在,你已經明白了,生活中是否犯過錯並不重要,重要的是結果。 當你能夠承擔起全部責任時,就能收穫好的結果。 只有對生活中每一件事負起責任,才能承擔起改變的責任。 我們之所以對舊愛不能釋懷,之所以自怨自艾,部分原因,或許是因爲在分手或者悲劇發生後,我們常常不能重拾自己的身份與和諧。 而是陷入了消極的能量之中無法自拔,將注意力集中在他人身上,白白將自己的能量給了那些人。 所有的心思和精力,都放在了過去,同時你個人的能量也就源源不斷地被送回到了過去。 很顯然,你爲過去的事花費越多的能量,留給你現在生活、創造、行動所用的能量就會相應減少。 二、重構自己的歷史,修復分裂的能量 根據愛因斯坦的理論,時間只是一種錯覺。 過去,現在,將來,都同時在現時發生。你可以將能量發射給受到傷害時的自己。 回想一下過去,有哪些事情你真心的希望它們不要發生呢? 是你父親拋棄你的家庭,還是你一生摯愛離你而去,或者是你經歷了嚴重的災難? 不管是什麼事,如果它們令你覺得自己的靈魂和能量分裂了,就嘗試一下重構自己歷史的方法自我修復。 回到當時的思想中,審視那個場景,想象一下那些事情畫面,感受當時的感受。 然後讓現在的你對過去的你去做那些當時沒有人做的事。 可能是握緊自己的雙手,擁抱自己,或者用力搖晃自己,說一些讓自己有自信的話等。 回想最讓你心碎的分手,讓那個人說: 我只是沒有準備好,分手和你沒關係,會有更好的人來愛你,我不是你生命中的那個人。 謝謝你曾經愛過我,陪我走過這一段旅程。 你並非在重寫歷史,你是在重構歷史。 重構歷史的目的就是改變今天。 量子物理學告訴我們,每一個帶着負電的電子,必有與之匹配的正電子。 用我們外行的話說就是,如果一件事看上去極壞的話,那麼一定在其中也有一些極好的東西。 一定會有!這是科學定律。 萬物本無好壞,是我們置於其上的價值觀傷害了自己。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