推薦語
遇到不順心的事,聽到不入耳的話,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,導致生了一肚子的氣。面對這樣的情形,真的是當時將氣發出去纔好嗎?還是平靜心情,忍一忍風平浪靜對人最好。到底哪個纔算「不喫虧」?怎麼做纔對身體的傷害最小呢?請看一篇從微信公衆號摘錄過來的文章。
推薦人:浩然
一定有人安慰過你:心裏有火,發出去就好了,如果不發出去,會把自己憋出內傷。這話看起來很暖心,因爲維護了自我的利益,但背後是有隱患的。所謂的火,就是嗔心,所謂的「發出去」,我們通常有意無意的就通過語言、表情、肢體動作等方式來傷害別人。
語言看似無形,實如刀劍,一句挖苦別人的話、譏諷別人的話,辱罵別人的話,嚴重的會如一根毒刺在別人的心裏扎一輩子。一個看似無害的冷漠表情、眼神,也會成爲讓別人痛苦甚至是摧毀別人的利器。
所謂的「內傷」,其實是「不甘心」,是「意難平」,是「放不下」,而調伏煩惱,正是要在這個時候用功,反思到底爲什麼生起這樣的嗔恨心,觀察這個憤怒的情緒,慈悲觀,緣起觀,戒律觀,都是比發泄煩惱更值得嘗試的方法,因爲發出去的怒火,就像逆風舉炬,還是會燒回自己身上。
對修行而言,一切都不是個辯論題,都只是個因果題,有能力不做情緒的奴隸,就一定有智慧更好的處理生活中的衝突和矛盾,放縱煩惱,看起來爽了一時,背後卻種下了更痛苦的苦果,放下煩惱,看起來虧了一時,卻將迎來解脫和覺悟的海闊天空。
(2024 年 2 月 6 日整理自微信公衆號「小四禪師」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