推薦語
你看那花草隨着四季生生滅滅;大樹看我們也是來去匆匆。人生中的相遇皆是緣分;世間的聚散也皆不由人。凡事看淡一點,生活過的灑脫一點。下面分享慈懷書院老師的一篇文章,讓我們聽聽老師爲什麼說「人生本過客,一切皆隨緣」。
佛說:「隨緣自在,隨喜而作。若是能一切隨它去,便是世間自在人。」
世間萬事,不必苦苦謀劃、強行追求,更應該順應自然,一切隨緣。如此,才能活得灑脫安然。
一、情感,聚散隨心
人與人,心與心,有緣千里來相聚,無緣對面手難牽。
當我們在茫茫人海相遇相知時,就該以誠相待,以心相交,以情相暖,此時,大家可以泛舟同遊、秉燭夜談,可以親密無間、互爲依靠。總之,雙方應該聽從上天的安排,聽從內心的召喚,相互交付真心真情,譜寫一段友情佳話。
但是,當我們走到岔路口,必須分開時,就應該揮一揮手,溫柔作別。可以淚溼衣襟,也可以十里長亭相送;可以遙遙祝福,也可以萬里鴻雁傳書。總之,大家應該回歸人海,各生歡喜,給這份情誼畫上最後的句點。
緣起相聚,緣滅相離,都是情分,只要在廝守時足夠珍惜,那麼放手時就不再惋惜。有道是「合久必分」,天下無不散之筵席,飲盡杯中酒,記得對那個陪了我們一程的人,說聲「謝謝」,再道聲「再見」,從此只能江湖相望,再無彼此相偎。
緣來不拒,緣盡則散;聚時兩情依依,散時一別兩寬。這纔是隨心對待緣分聚散的態度。
二、生活,自在隨意
人這一生,外在的枷鎖太多,有很多不得不做的事,比如擔責任、盡義務,等等。當我們被壓得喘不過氣時,最好的解脫,是活得自在一些。
活得自在,是凡事盡力而爲,不超荷負重。某些事遇上了,有心力就處理,能力外的就不管。我們是自己的第一責任人,要守護好自己的能量,那些咬緊牙關才能辦成的事,不必奉陪,更不必做無謂犧牲。
活得自在,是遠離閒人閒事。生活的節奏太快,要操心的事很多,忙忙碌碌之後,就不要接觸一些閒雜人等,那會干擾我們的磁場,讓我們費心費神。去結交併維護好一個簡單幹淨的圈子,讓它成爲我們遠離人羣后的去處。
活得自在,是不內耗不自貶。生活的意義,是怎麼開心怎麼來,一些小挫折,小失落,一笑而過就好,不必堆積情緒,更不必自我貶低。要相信除了生死無大事。
生活生活,唯有自在,纔會真的快樂。餘生,不妨活得愜意悠然一些,無瑣事相擾,無壓力相逼,擁抱小確幸。
三、人生,得失隨緣
人生的兩面,是得與失。得,要殫心竭力,是追逐之後的戰利品;失,非我所願,是力有不逮的成績單。
過於執着人生得失,只會活得面目全非、痛苦不堪。那些想永遠做贏家的,在得到之後,更加苦心經營,更加戰戰兢兢;那些不甘落於人後的,在失敗之後,仍然披掛上陣,流汗又流血。
其實,人生本就是一場關於平衡的遊戲,所有的得與失,都自有定數。該得到的,自會花落正主,不會流落他處;該失去的,也必會擦肩而過,不會停留半分。
與其在得失成敗中焦慮,不如隨緣看淡。當我們在平常人生中,盡力去做而不強求結果,就會遠離患得患失,也會收穫意外之喜。
人生沒有捷徑,得失隨緣是答案。在最該奮力一搏的年紀,我們要拼盡全力,如果有所得,就心懷感恩、好好珍惜,如果無所成,就坦然接受、不悲不喜。
人生路很長,不必在乎一毫一釐的得,也不必執念一絲一縷的失。如此,才能走得更遠。
人生本過客,不必千千結。當我們做到了聚散隨心、生活隨意、得失隨緣,就會過得恣意瀟灑,活得豁達自在,綻放出璀璨的光芒!
(2025 年 4 月 18 日整理自微信公衆號「慈懷書院」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