風動?幡動?仁者心動!

推薦語 你被美色深深吸引、深陷邪淫惡習無法自拔的根本原因是什麼? 到底美色在別人身上?還是在你心裏?你是否想了解這個被習氣綁架的真相是什麼? 今天就讓我們跟隨老師好好地參一參《風動幡動》的禪宗案例! 本文出自張慶祥講《六祖壇經》第 20 集,全篇文字摘錄自微信公衆號「黃庭書院」。 1 以直報怨,處世有度 有一天六祖惠能心裏想,應當出去弘法了,經過十幾年的修煉,該證得的也證得了,該提升的也提升了。這麼好的法門不去弘法,而要等待什麼時候呢?不能總是逃在山裏呀! 所以就來到廣州法性寺(即現光孝寺),剛好有一個大法師(印宗法師)在講《涅槃經》。 風在吹,法壇旁邊的旗幟在飄蕩。一僧曰風動,一僧曰幡動,議論不已。我們一定很訝異這有什麼好爭論的,有風在吹不是很自然嗎?風一吹,幡在飄不是很自然嗎? 各位,你曾經爲這個事跟誰爭吵過嗎?絕對不會呀!這實際上就是一個契機,就是以一個事件來凸顯六祖的程度,讓他登臺說法了。 一個和尚看到風在吹,幡在動,他說:「你看,那個幡自己動。」 另外一個說:「胡說八道,明明是風吹,風不吹它怎麼會動?」 「沒有風,是幡自己在動。爲什麼幡自己會動?因爲我們印宗法師法力高超。你看神不神奇?」 胡說八道,明明就是風吹,然後幡在動。兩個在那邊吵,吵得臉紅脖子粗,爭論不已。奇哉,奇哉,這個事情也可以爭吵! 惠能看到這個景象,進曰:「不是風動,不是幡動,仁者心動。」一衆駭然! 衆人聽到六祖這麼一說,都非常的震驚,這個人言簡意賅,話很簡短,意義非常深遠! 他說:「不是風動也不是幡動,現在只有一個東西在動,你們兩個的心在動。」那這個風跟幡確實都在動,爲什麼六祖說它沒有動?不是風動,也不是幡動,它們都沒有動,爲什麼? 因爲在經典的定義裏面,只有逆性的情況下才會叫做「動」。 2 什麼叫「靜」,什麼叫「動」? 逆性,逆於自然的情況下,纔會用「動」這個字。凡一切順乎本性、自然的那種動一律稱爲「靜」。這個定義我們一定要很清楚,順乎本然的,這個發生自自然然應該發生,是無情無識下的自然,這種情況的動一概稱爲「靜」,不論它是動還是靜。 逆於本性的動,是人造作出來的,一概稱作動;逆於本性的靜,是人的造作下刻意不動的,那種也稱爲「動」。這樣瞭解了嗎? 例如一個小小的電風扇正在轉,你用手把它捏着,電一開你非讓它不轉,它雖然是不轉了,是動還是靜?算「動」。插了電就會轉,自自然然會有風,電風扇最自然不過就這樣了,那個就叫做「靜」。 風動、幡動哪一個不自然?檢驗一下,都是最自然的事情了。都是順性,所以在經典的定義中都叫做「靜」,這個不叫做「動」! 我們看《北海老人》中這一段:「凡一切有爲之爲(有爲,就是用人去造作出來的);有法之法,有意之意,有心之心(這些都是講人的意念去造作、去控制。)有神之神,有氣之氣,此皆屬乎動者也!」。 譬如想象一股氣,從哪裏運到哪裏,這有沒有動到意念?這就是用意念啊。這樣子搬運、吐納爲什麼古聖先賢一概禁止的原因,因爲這都算是「動」。動到什麼?動到性。 「性」是純屬自然的,性的精密非人可以造作。好比每個人自有一個血液的循環系統,如果有一天有個科學家發明了一個非常精密的儀器,可以代替你自然的血液循環系統,只要裝在你的身體裏面,你就可以跑得比以前更快,你要不要裝一個?你會不肯的。 因爲你知道人的智慧是很有限,你會暫時看到好處,你知道可能命會丟了半條,對不對?它有很多、很多壞處。所以人爲的造作,凡逆乎性,都會暴露它的缺失跟它的粗糙,我們都稱爲「動」。 3 「動」了本性會有什麼後果? 「動」即與太極氣天相合,太極氣天乃半陰半陽之天,陽生則陰死,陰生則陽死,生生死死輪迴不已之氣數。這就是「動」的缺點,動就是種輪迴的因子,不論善還是惡,不論好還是壞,凡動到它都動到了我們本性的自然,都是墮入輪迴種下的因子。 「靜」的意思就是說,本性有個自然的安排,你不必動它,不要去破壞它,這樣就行。靜,即與無極理天相合,所以,任何沒有人爲造作的、自然發生都可以稱爲「靜」。 而此刻六祖見到兩個小和尚爲了區區小事紛爭不已,兩個的爭執倒不是重點,重點是爭執的過程中,使心中氣血開始逆亂,心內的秩序開始亂,全身的秩序就開始亂了。 於是失去了本性的中和跟清真,所以六祖說:「天下皆靜,唯有兩位的心在動亂而已」。 4 解脫的唯一正路 由六祖這幾句簡潔的話,立刻讓人感覺到他的智慧所在。因爲他一針見血便點出修行真正的問題所在。在哪裏?在一顆動亂的心!其它都是靜的,都沒有問題,唯一有問題的——就那個「性」! 仔細觀察人們修行上的困難,問題不是風動,也不是幡動,不是環境動,也不是腦袋動,不是婆婆的問題,不是媳婦的問題,也不是兒子的問題,不是事業的問題。那一些統統都是風動跟幡動的問題。 事業本來有起有落,盡人事聽天命而已,不是嗎?事業是有氣數的,可是我們的心不必跟着它動,可以跟着它作爲,可以跟着它變,但是內心的秩序不要因此而逆了本性。 唯獨只怕我們的心在動,其他一切不怕動,唯獨只怕本無意義的氣血上攀附滿滿的知見,這個纔是問題。我們胸口的氣血只要一動,動盪的程度越大,貪嗔的知見就越深,情緒的不能自已就越強。各位想想看對不對? 你不怕任何東西動,你只怕胸膛的氣血開始晃盪,想想看對不對?回去體驗看看,注意自己明天、後天的生活,每一天的生活裏面,一個正常人不知道要被動幾次,我們有很多很多的機會。不怕腦袋動,不怕環境動,不怕人動,不怕事業動——只怕胸膛動!很奇怪的。 所謂人的心動,在胸膛;腦袋的都稱無念,腦袋的都算靜,只有逆性的那一份纔算動。那個纔是整個修行的問題所在。 六祖這句「不是風動,不是幡動,仁者心動」是在提醒我們:對於修行來說,所有外在的動亂都不是困難所在,唯有解脫內心攀附在氣血上的知見。 爲什麼說知見攀附在氣血上?因爲氣血越強,你的痛苦、你的捆綁越深,你越不能自已。對不對? (2024 年 4 月 25 日整理自微信公衆號「黃庭書院」)

2024年4月25日

不要隨便發脾氣

推薦語 遇到不順心的事,聽到不入耳的話,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,導致生了一肚子的氣。面對這樣的情形,真的是當時將氣發出去纔好嗎?還是平靜心情,忍一忍風平浪靜對人最好。到底哪個纔算「不喫虧」?怎麼做纔對身體的傷害最小呢?請看一篇從微信公衆號摘錄過來的文章。 推薦人:浩然 一定有人安慰過你:心裏有火,發出去就好了,如果不發出去,會把自己憋出內傷。這話看起來很暖心,因爲維護了自我的利益,但背後是有隱患的。所謂的火,就是嗔心,所謂的「發出去」,我們通常有意無意的就通過語言、表情、肢體動作等方式來傷害別人。 語言看似無形,實如刀劍,一句挖苦別人的話、譏諷別人的話,辱罵別人的話,嚴重的會如一根毒刺在別人的心裏扎一輩子。一個看似無害的冷漠表情、眼神,也會成爲讓別人痛苦甚至是摧毀別人的利器。 所謂的「內傷」,其實是「不甘心」,是「意難平」,是「放不下」,而調伏煩惱,正是要在這個時候用功,反思到底爲什麼生起這樣的嗔恨心,觀察這個憤怒的情緒,慈悲觀,緣起觀,戒律觀,都是比發泄煩惱更值得嘗試的方法,因爲發出去的怒火,就像逆風舉炬,還是會燒回自己身上。 對修行而言,一切都不是個辯論題,都只是個因果題,有能力不做情緒的奴隸,就一定有智慧更好的處理生活中的衝突和矛盾,放縱煩惱,看起來爽了一時,背後卻種下了更痛苦的苦果,放下煩惱,看起來虧了一時,卻將迎來解脫和覺悟的海闊天空。 (2024 年 2 月 6 日整理自微信公衆號「小四禪師」)

2024年2月6日

業障重不重,看看身體就知道了!

貪慾重者,耗肉身;嗔心重者,敗心血;殺業重者,身短命。 每個人生來都是帶著業力的,那是我們累世因為各原因犯下的罪業。若是不消除,他們會積累成業障,阻礙者我們的生活,他們躲在我們體內,吸我們的精氣神,吸我們的能量。能量不足時,他們就會來搗亂,讓人神志不清。所以我們能量不足,就很難支撐起這個身體,常常感覺身體很重。 一 罪業糾纏的身體反應 身體上的感應 渾噩健忘,心不在焉,這是心性被罪業蒙蔽的顯示。道家講明心見性,有這種現象的人要多懺悔,試試打坐入定、拜懺、習練道家養生功法。 心裡的感應 「無事起煩惱」。有這種心態的要多加重視,生活中並沒有多大的煩惱卻總是開心不起來,容易動不動就生氣發火。這是業力在牽引著你,罪業都是躁動不平靜的,這種心態的人要多懺悔,多和親友交流,不能總停留在自己的想法和世界中。聽聽道樂,舒緩釋放負面情緒。 德行的感應 看到好人好事本應有讚歎歡喜之心,但卻不以為然,甚至心虛不已,仿佛自己是那個做壞事的人。有此現象的人要多多懺悔,多念道經,可以持誦道家勸善經典《文昌帝君陰騭文》,或多做善事,從道法中培養自己的善根。 聽聞正法而無歡喜心 很多人一聽說宗教、道法等心裡就產生了抵觸排斥心理,缺乏善根就是此種表現。其實在社會中難免會接收到各種我們所不熟知的領域,只要是正信合法引人從善的文化,不管學與不學,可以了解一些,也是自身學知的一種充實。 施恩於人反得惡報 這種情況經常聽人提到,幫助了他人,別人反而做出一些傷害自己的事情。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,這是你的過去因的業果與善業相沖撞,這已經是重業輕受了,此時不應怪罪抱怨他人,而是多懺悔自身業。 二 化解罪業的方法 戒殺放生 戒殺放生消殺業,曾有過墮胎,傷害動物等,造下殺業的師兄們,可以用放生、吃素、戒殺的方法,消除殺業重罪,償還命債。 戒邪見 邪見會摧毀所有善法種子的力量,凡貪色淫亂者,必遭禍殃,而且這種禍殃來得非常迅速。所以一定要盡早戒除邪淫。 行善布施 財布施得財富,法布施得智慧,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,廣行善能積累莫大福報,此功德不僅能化解體內的冤親債主,更有利於家人,福慧隨身。 供養三寶 修道持咒,供養三寶,得到十方神仙庇佑加持,常念《太上感應篇》得無量功德,去除貪嗔癡,增長智慧,度化冤親債主,消除罪業,得無上福報。 持誦本命星君聖號消災解厄 誦讀《北斗經》或者持誦本命星君聖號,為什麼可以消災解厄呢? 因為北斗位鎮中天,協調群星,同時是人本命所在。主掌人本命,管人一輩子的吉凶禍福。 《北斗經》曰:北辰垂象。而眾星拱之。為造化之樞機。作人神之主宰。宣威三界。統御萬靈。判人間善惡之期。司陰府是非之目。五行共稟。七政同科。有回死注生之功。有消災度厄之力。 所以,持誦北斗經或本命星君聖號可消災解厄,化解業障。 其實,很多時候我們不想去做善事,因為捨不得付出,最後病也都是「我的」,痛苦也都是「我的」。當我們能夠把這五點運用在生活當中,福報就會慢慢增加。我們的業障天天都在消除,業障消除到沒有了,就剩下我們生命的功德,那麼身體自然就好了,家庭自然就和諧幸福了,一切也自然就順了。 (2022 年 12 月 23 日整理自微信公眾號「修行圈」)

2022年12月23日
免費結緣一本善書

建站宗旨:幫助深陷邪淫惡習中的人們看清幻象、重歸正途!

投稿、糾錯、投訴、合作等請聯系:contact@buzhuse.com